“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更好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1年3月,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朱熹园,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必将焕发更璀璨的真理光芒。
原载于求是网2022年10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wp/2022-10/27/c_1129082574.htm